一边喊着“中美谈得顺”,一边又对别国挥关税大棒;
一边想用“暂停关税”当诱饵,一边却被稀管制卡住脖子;
这场瑞典会谈看似“休战”,实则暗藏刀光剑影。
中方早备好后手,稀土、能源、供应链三张硬牌,让美国“变脸”成了独角戏!
特朗普的“变脸”戏码在瑞典会谈前就露了馅。
7月30日,他刚对媒体吹嘘“中美谈判顺利”,转头就签行政令,宣布取消所有国家寄往美国小包裹的免税待遇,8月29日生效。 跨境电商瞬间哀嚎,物流成本预计暴涨40%。
更讽刺的是,就在同一天,他还威胁要对“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”征收100%的二级关税,摆明冲着中国能源采购而来。
这种“一边谈和、一边挥棒”的套路,特朗普玩得炉火纯青。
5月11日中美刚在日内瓦达成90天关税休战协议,5天后他就翻脸,宣布对欧盟、日本等83国加征11%-50%的“分层关税”。
日本被迫签下5500亿美元投资换15%低关税,越南更惨,直接吃上20%关税+40%“反洗产地税”。
商人出身的特朗普,把国际贸易当成了地摊砍价:“先摔杯子喊贵,等摊主慌了再还价”。
表面看,斯德哥尔摩会谈成果“积极”:双方同意把原定8月12日到期的24%暂停关税,再延90天到11月11日,维持当前10%的实际税率。
美国财长贝森特吹捧会谈“建设性”,特朗普也假惺惺说“感觉比昨天更好”。
但细节暴露美方算计。
这90天卡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前截止,分明是政治绑架,若中方不妥协,特朗普就能拿“对华强硬”去铁锈地带拉票;若妥协,就成了他的“经济政绩”。
更阴险的是三层关税陷阱:
美方还想塞私货:逼中国签120万吨美国牛肉进口单,却拒放行AI芯片;要求中方停买俄伊石油,转头自己狂卖天然气给欧盟。
第一张牌:稀土锁喉
4月起,中国对镝、铽等7类战略稀土实施出口管制,美国军工企业直接崩了,F-35战机生产线因缺材料面临停工,特斯拉电池成本飙涨300%。
谈判桌上美方急吼吼要中方“取消管制”,中方代表眼皮都没抬:“稀土出口量,得看美国技术解禁进度”。
毕竟全球90%的稀土提纯在中国手里,美国想重建供应链? 至少烧10年时间和230%成本!
第二张牌:能源自主权
当美方拿“买俄油就加税100%”威胁时,中方回怼直戳肺管子:“中国进口什么能源,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! ”
数据让美国哑火: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原油进口量归零,转而从俄罗斯扫货占比31%,自伊朗进口翻倍。
若真听美国话改买LNG? 成本立涨40%还自断战略缓冲。
第三张牌:市场韧性
特朗普原以为关税大棒能逼中国跪地求饶,没想到中方早布好“贸易多边阵”:
特朗普的“关税恐吓”失效,根本在于美国后院起火。
通胀压垮民众:6月CPI同比涨2.7%,超市里牛肉价格比年初贵了18%,低收入家庭月均多掏400美元。
沃尔玛小票上明晃晃的“关税附加费”,让老百姓骂声载道。
企业集体造反:
就连特朗普的铁杆选民,农场主们也倒戈了。
爱荷华州大豆农吉姆怒吼:“中国不买大豆后仓库全爆满! 政府补贴? 那点钱还不够还贷款! ”
这场瑞典会谈,看似谈关税延期,实则是两种逻辑的碰撞。
美方满脑子“霸权旧梦”:用关税大棒逼中国让出稀土控制权、能源选择权、产业升级权,幻想“美国永远通吃”。
中方用行动划出红线:
当特朗普还在表演“变脸秀”时,中方早已看透:
所谓“90天休战”,不过是给美国一个找台阶下的机会,毕竟,稀土缺货的是美国,通胀爆表的是美国,中期选举要救火的还是美国。